close

很感謝陳老師將他的文章「早期的婚禮文化VS台灣當代流行的婚禮文化」與頑子「婚禮的照片分享」一文作連結,我個人超喜歡那種古老的黑白照呢。

剛好手裡有張父母的訂婚照,也順便一起拿來作分享。最後一排是我的父母,坐著的三位長輩,從右到左分別是:爺爺、外婆、跟外公。最右邊打扮很時髦的姑娘是我的姑姑,她後來嫁到日本。姑姑的旁邊依序是四阿姨、五阿姨、最左邊是三阿姨。

奇怪以前的人照相為什麼都不笑哩?!我也不懂,大概這樣表示莊重吧。不過他們未免也太嚴肅了些。

爸爸跟媽媽兩家子從訂婚開始,衝突不斷,而且越演越烈。由於外婆生六個女孩,她跟外公一直希望有個子嗣延續後代。他們希望將來父母生的其中一個孩子跟從母親的姓,爺爺不肯,兩家子因此吵得不可開交,父母夾在其中相當難為。

男女雙方從戀愛到互許終生,是一段又一段的門檻。有些人走得順遂,有些人走得很顛簸,有的人望之怯步,有的人望之興嘆~~~  結婚後我有一種感觸,戀愛是年輕人的遊戲,而結婚這玩意兒卻是長輩們的事。父母對於孩子婚禮的期待往往跟孩子的想法有很大的出入,萬一孩子不依或是親家那邊意見分歧,則可能將原本父母的好意變成孩子們的「惡夢」。

羯老爹的一文「聽誰的?」把恩愛夫妻間的情感表露無遺,裡面有很多妥協都是兩人共同約定好的「生活公約」。我有點懷疑大家真的會按照這樣的公約嗎?!管他去的,「法律之前」人人平等嘛,有公約以後吵架才有「證據」!哼哼 ~

我的父母當年也是如膠似漆的愛情鳥,但是媽媽下一段的日子該怎麼辦呢?!爸爸在癌末時曾經感嘆地跟媽媽表示,萬一他先走了,媽媽另嫁他會很難過,尤其是孩子們要叫別的男人爸爸,他更加地不情願。人生中有屬靈的伴侶是莫大的恩賜,無奈的是身邊的另一伴不一定會陪你到老。相愛的夫妻也有走到盡頭的時間,不是離婚就是生離死別。頑子個人覺得,萬一老伴過世,則另一伴就可以「放牛吃草」了,因為老伴再也沒有機會「陪伴」在身旁了呀。我想,對於媽媽的未來我只能禱告求上帝來保守她了,不論她再嫁或單身我都會支持她。

馬勒將我們的結婚證書拿到戶政事務所辦登記、換發新的身分證、遷入新戶登記等事宜,我們兩都同樣感受到強烈的使命感。「媽,我的身分證有配偶欄耶。」我拿到新的身分證時立刻打電話跟媽媽分享我的喜悅,媽媽笑著說:「對阿,妳現在不一樣了,妳已經嫁出去了呀,要習慣。」恩~~  要習慣~~  說的好~~  還是阿母了解我。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頑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